6年,10期,435个营员,遍布全国24个省份,深度营成为了独此一家拥有团队化运行、系统化培训的新闻专业实习团队。有人说,深度营是非新闻专业学生成为记者的机会通道;有人说,深度营是新闻学子的大本营;也有人说,深度营是青年记者的孵化器。如果一定要比喻的话,深度营就像是一个温室,这里聚集了许多“散落的新闻的种子”,它们被细心浇灌,一天一天悄然成长。当我们站在此刻,回顾过往走来的十期,我们想问的是:它们长成了什么样子,它们又去向了何方?因此,值此记者节之际,我们向深度营历届营员发起征集,收到有效问卷96份,样本数量涵盖一期到十期。我们试图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揭秘深度营营员们的去向:各位营员们结业后都去了哪里?深度营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记?他们如何认知和实践记者这个职业?任何一个社群中,我们都渴望了解他人、定位自己。在序章,我们会告诉大家一些有趣的答案:深度营的大家都来自哪里?学什么专业?是什么星座?拥有什么样的MBTI人格?在此次问卷征集中,我们收到的最多的回复来自于七期(19个)、十期(17个)和八期(15个),同时也覆盖了深度营“草创阶段”的一批元老学员们:一期(3个)、二期(3个)、三期(3个)。天南地北聚一室,此间少年宜相知。深度营的营员们遍布不同省份、不同院校,北至黑龙江省,南至珠三角地区,广东、江苏和北京成为最多学员的聚集地。当然,深度营也吸纳了不少来自海外院校的同学。
所有样本中,女性有81位,占到了85%以上,男性只有15位。从一期到十期,营员们最年长的出生于1991年,而最年轻的出生于2003年,大多数都是“95后”、“00后”,年轻化的态势也为深度营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意。我们根据大家的出生月份划分了星座发现,天秤座是深度营中出现最多的星座(17个),他们或许更加犹豫不决,但充满理想主义;其次是多变随性的双子座(9位)和稳重踏实的金牛座(9位)。MBTI人格测试火爆全球,那么深度营中最多的人格是什么?在我们的样本中,最多的人格是INFP(调停者人格),他们情感丰富,有着很高的共情力和创造力,也很理想主义;其次是敏感友爱的INFJ(提倡者)和逻辑清晰的INTP(逻辑学家)。可见,不论是理性还是感性,是思维活跃还是逻辑缜密,都能在深度营找到自己的位置。超过六成的学员入营时就读于新闻传播类专业,怀揣着对于新闻的热情和憧憬进入这里。而同时,深度营以最大的包容度吸纳了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:金融学、文学、农业、政治、电气工程……我们相信,不同专业的对话能够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,能够拓展更多新闻的边界。
倾听业界记者分享,体验一线采写经历,组团参与生产流程,深度营“真枪实弹”的新闻实践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,也点燃了一株株新闻的火苗。60%以上的同学在深度营结业后进入新闻行业实习,深度营的经历给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:他们中有人去往南方周末、南都周刊、羊城晚报、澎湃新闻等市场化媒体,也有人进入了央视、人民网等中央级单位,还有人选择网易、腾讯等“互联网大厂”进行实习……深度营的经历美好而短暂,结业了的学员们带着行囊,再度启程,他们都去向了何方呢?在我们的统计中,有人去往理想的院校深造,预备着自己未来;有人迈入职场岗位,成为勤勤恳恳的“打工人”;也有人仍然在厚积薄发,为升学和就业做着准备……据统计,共有30位营员还留在原校就读,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。此外,22位营员在深度营结业后继续升学,攻读硕士学位。其中,有16人在国内升学,去向包括复旦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厦门大学等;有6人前往美国西北大学、英国伦敦大学等海外院校留学。升学的营员中,有15位选择继续攻读新闻传播专业,占比高达68%,可见大多数营员们仍然选择在新闻传播行业进一步深耕学习。当然,也有部分营员结业后选择进入一个更新鲜的学科领域探索和尝试:社会学、历史、哲学……还身为莘莘学子的他们,未来将如何抉择?我们发现,有20%的营员对未来是否进入新闻传播行业表示不确定,他们可能找到了自己更合适的领域,又或者抱有自我怀疑而犹豫不决。但45%左右的营员都认为自己未来会坚定地进入新闻行业。有人说,新闻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惯性;也有人说,新闻是他们还持续燃烧的热情;还有人说,新闻是最坚定的热爱,采访是他们最闪闪发光的时刻。这些答案背后,都是一个个微小的花火,渴望点亮更大的天空。
除了升学之外,更多的营员们离开了校园的象牙塔,踏入了就业岗位。在我们搜集的样本中,共有32位营员正在就业,他们普遍已经工作了一至三年,也有7位是刚刚步入职场的“萌新”,有8位已经工作了四年以上,成为了一名颇有经验的职场人。
走出深度营,走入新闻场。有25位营员在结业后选择进入了新闻传播类的相关行业,他们是一线采写的记者,是统筹把关的编辑,也是策划推广、运营和编导……记者是营员们选择最多的职业之一,并且涵盖社会、财经、科技、时政、健康等多个条口。许可成为了一名经济部的记者,在做一个剧本杀市场选题的时候,她独自一人去有消防隐患的大厦里暗访,观察楼道间的通告,伪装成租户和物业交谈。深度营让她成为了一个在工作上更加主动的人,“主动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。”
“北上广”成为了就业的热门地。据统计,有超过13位营员在北京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,有10位则在广东进行就业。当然,也有营员们分布在湖北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苏等各个省份。我们发现,有15位营员换过工作,最多的营员换了5份工作,不断摸索着合适自己的道路。一位营员在问答中写道:“第一份工作是因为想快点定下来,第二份工作也有去市里媒体公司面试的机会,需要离家,考虑之后不去了。差一点有进入县融媒体中心做聘用制记者,跟第三份工作同时录取,所以选择了事业编制。”在这些答案中,我们看到了文字背后的纠结和无奈,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冲撞,看到了无数形形色色的选择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样子。在换工作之后,大家从事的行业最多的仍然还是记者、编辑、自由撰稿人等与新闻行业密切相关的领域。北京、广东和上海仍然是最受欢迎的“热门地”,大多数就业者只是在本地进行了工作调动。
在对比了第一份工作和现有工作的情况之后,我们发现,仍有超过八成的营员选择留在了新闻行业。他们有人是受到“好奇心”的驱使,渴望借由这份职业拓展自己的边界;有人深深嵌入到这份行业中,成为了一种习惯;更多人抱有始终如一的喜爱和认同,在交流的快乐和写作的痛苦中达到了微妙的平衡。
尽管已经从深度营结业,但它在每个人身上的印记并不会消除。如果深度营的经历可以被衡量,大家都会打多少分?结果是,大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,平均分达到94分,有38个营员给出了满分。专业、自由、热情、包容,这些词汇构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深度营,它是一个纯粹的乌托邦,是理想的培养皿,是没有天花板的无限可能。
在这里我们收获了“友谊”,和我们同行的有一群热爱新闻的同辈,也有经验丰富的前辈;在这里我们收获了“资源”,我们接受了更专业的培训,得到了一对一的指导,从而对这个行业有了更真切的认知;在这里我们收获了“实践”,我们实操新闻采写、开通播客、运营公众号,亲手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……
十年是一个漫长的节点,物是人非,难以莫测。于是我们问了一个问题:十年后,你是否还会在新闻行业工作?有一些学员不确定未来自己是否能够留在这里,因为时间太长,只能关注现在,但“希望未来能够理直气壮地宣告自己在这个行业努力”。但也有人果断地按下了“是”,像是做出了一个庄严的宣誓。他们中有人戏谑地说“自己吃不了早高峰的苦”只能留在新闻业,也有人希望在专业上继续走下去,希望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,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……
记者,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?
这个问题被无数次提起,也被无数次悬置;
但我们这次,得到了一些答案:
记者“发声、提问、找答案;
倾听、记录、收集人间感动”
记者“普通、踏实、跟别的打工人差不多”
但总的来说,
“我们还是对此充满期待,
期待有一天能够冲破桎梏。”
*所有内容来源于问卷回答
记者节系列全面开启,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我们将在每篇推文后附上关键词,后台回复,即可解锁海报卡片。
今日关键词:【穷尽一切可能】